台灣以海洋立國,港口是輸送台灣經濟的「養份」,無論是貨輪輸出台灣製商品,還是郵輪帶入國際旅客,港口與所在城市經濟息息相關。交通部於十九日舉辦「港市合作發展論壇」(見圖),主管港口的交通部長葉匡時期許能夠「養出金雞母、下出金雞蛋」,作為地主的台中市長胡志強則期待帶動地方經濟。
由交通部主辦,台灣港務公司承辦,航港局、運輸研究所協辦「第二屆港市合作發展論壇」,以「港市協力·共創新機」為主題,邀集國際商港所在縣市產/官/學的專家群聚,共同探討港市未來新契機,也由與會貴賓推動「黃金舵」,為港市合作揚帆啟動。
曾任交通部長的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,對於港市合作擁有整體的瞭解與觀察,毛治國表示:「從古至今,港口都是國家繁榮的起始點!港口帶動國家發展、帶起地方繁榮,台灣是海島經濟,更要加強國際化。從加入WTO的全球多邊發展,到簽訂FTA、ECFA的區域型雙邊模式,以及近來熱門議題的服務貿易協定、台紐貿易協定等,都是爭取和國際同步發展。」
毛治國認為,利用「前店後廠」的模式,讓各縣市都能夠享有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成果,以沒有港口的屏東為例,屏東擁有的生技園區,也能夠將產品送至港口出貨,當然,擁有港口的七縣市效益更是顯著。過去港口主要關注在「貨櫃量」,如今國際郵輪帶來的「旅客量」,善用機會掌握商機,為城市帶來更龐大效益。
作為港口的主管單位,葉匡時說到:「由於亞太區中國大陸沿海及鄰近國家相繼擴建港口,台灣面臨嚴峻挑戰,交通部去年已進行航港體制改革,採取『政企分離』體制,成立航港局及台灣港務公司,讓台灣七個港口不要自己人競爭,以企業化經營方式,提升港口經營彈性、效率,搶先布局全球。尤其是現今推動『國際郵輪』觀光,每次數千遊客下船後的經濟規模可期,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,讓港市合作養出金雞母、下出金雞蛋。」葉匡時也表示,這是港務公司成立後首次舉辦論壇,獻給中部的台中,成為港市合作的模範平台。
作為地主,胡志強希望每次論壇都能到台中舉辦,讓這個優質平台能持續下去。曾赴日本賣火龍果、到新加坡賣太陽餅的胡志強表示:「之前擔任新聞局長時,時任高雄市長的副總統吳敦義就和我說悄悄話,積極希望港市合一,我認為港市合作更好。如果港口是一個孩子,交通部、地方政府就是父母親,彼此合作供給孩子養份。若將地方產業與自由貿易港區結合,地方產業也得以發展,客貨運量必然大量成長。」
經建會副主委陳建良在專題演講時強調,「二○○九年之前,全球只有台灣與北韓沒有簽訂自由區域協議,台灣現今正在急起直追,經貿自由化以及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推動,是未來經濟起飛的催化劑。」
和傳統論壇不同的是,「港市合作發展論壇」匯集的專家學者,已歷經一年的實務合作推展經驗,以實際執行面論析台灣各港口營運的優勢,掌握「四大議題」:「從自貿產業看港市合作發展」、「從港口轉型論港市經濟合作」、「從郵輪觀光談港市產觀行銷」、「從綠色港口觀港市環境再造」逐項討論,以公開對談方式,與現場來賓進行意見交流。
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蕭丁訓表示,在全球景氣低迷之際,必須以更宏觀的制高點,觀察世界的轉變,以更靈活的策略內容布局全球,「台灣港務公司」也在營運後的第一週年,結合港口與城市,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經濟發展效益。
蕭丁訓也強調,台灣擁有亞洲最佳的地理位置,運貨到上海只要一天、到東京、首爾只要二天,港口經營和各城市經濟緊密相連,加強「港市合作」,為台灣經濟提供新動能。誠如胡市長所言,如果港市合一,對都市好、對港不一定好,市民受益還是有限,但港市合作,地方政府提供資源全力配合,發展成金雞母,對市民貢獻受益更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