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英九總統的能源之旅第一天,就參觀台灣主要的發電結構。外界批評此行是馬政府為核電的「背書之旅」,但馬總統認為,這趟不是「說服」之旅,而是要讓外界「了解現況、面對問題、作出合理的選擇 」。
在參觀核三廠前,馬總統率媒體主管參觀幾個主要的「非核能」的發電廠。經濟部能源局表示,再生能源如:風力、太陽能、地熱等,雖屬自產能源,卻無法立即銜接老舊電廠除役後的供電缺口。
能源局官員分析,再生能源發展技術未完全成熟,目前發電成本也偏高,預估得等五至十年內,才可能出現再生能源的「黃金交叉曲線」,即再生能源發電價格走低,與化石燃料(煤、石油、天然氣)往上攀升的發電價格交叉時,再生能源即成為合適發電選擇。
此外,能源局官員指出,再生能源屬「看天吃飯」的能源,沒辦法作為全年穩定發電來源(相較於燃煤、核電),短時間內無法扮演負荷國內基載電力的角色,因此,在過渡期間,核電屬必要選擇。
至於國內地熱開發現況,能源局則表示,地熱雖具備全天穩定發電優點,但台灣淺層地熱可開發量約十五萬瓩(等同核四廠總容量的百分之五十六),不過,地點多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,例如大屯山,開發受限多;深層地熱技術目前尚未成熟,國際間也無商轉電廠先例。
除核電以外,燃煤發電因和減碳目標相逆,低排碳的天然氣發電,可能會大量增加,不過,根據經濟部評估,天然氣安全存量有限,一旦我依賴進口程度太高,恐不利能源供給安全。
同時,台灣天然氣發電廠使用液化天然氣,都由國外進口,須經過加壓、液化、運輸及儲存程序,天然氣發電廠需另新建天然氣接收站,將緩不濟急;天然氣也另有發電價格偏高的挑戰必須克服。
馬政府「精心安排」的能源之旅,從外界對國內的各項能源的利弊有了更深的了解這點看,似乎達到效果。不過要多數民眾埋單,馬政府仍需持續的溝通,積極爭取民眾的信任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'You Say What You Like,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' - http://www.medialens.org/index.php/alerts/alert-archive/alerts-2013/731-you-say-what-you-like-because-they-like-what-you-say.htm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