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一名五十七歲男子清洗家中魚缸時,不慎被珊瑚造景刮傷;數日後手部發出一小顆疣狀物,剛開始他不以為意,沒想到手指與手背接著出現一塊塊暗紅色腫塊,就醫才知他被喜愛的金魚傳染「魚結核」。
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詹融怡表示,魚結核是魚類身上帶的結核分支桿菌,人類手部要是有傷口,接觸到就會感染,皮膚長出肉芽腫;因多半是清理水族缸才會感染魚結核,所以又稱「水族箱肉芽腫」。
漁夫或水族館工作人員,較常感染魚結核。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表示,分支桿菌造成的肉芽腫,不會有熱脹感,與急性細菌感染不同,需要做細胞切片才能確診。
由於不容易在第一時間確診,病患也可能誤以為遭蚊蟲咬傷而忽略。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許仲瑤表示,魚結核造成的肉芽腫不痛不癢,但會隨著淋巴系統慢慢擴大,腫塊也不容易消除。
徐嘉琪表示,分支桿菌感染,常侷限在皮膚表皮,一般口服抗生素一到三個月可治癒,但免疫功能不佳的人,要小心造成全身感染。她提醒,如傷口太深,細菌深入表皮下肌肉,就需多次清瘡手術才能根治。
詹融怡表示,魚缸常帶有多種細菌與微生物,建議民眾應戴手套清洗,手部有傷口時,也不適合清洗魚缸;尤其魚缸中若有瀕死魚類,應趕快撈除,並消毒魚缸。
養魚超過廿年的蔡先生表示,無論魚缸大小,飼主應每周定期換水三分之一,除可避免細菌與微生物孳生,魚也比較健康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'You Say What You Like,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' - http://www.medialens.org/index.php/alerts/alert-archive/alerts-2013/731-you-say-what-you-like-because-they-like-what-you-say.html
留言列表